


正確解讀醫用射線防護設備標簽上的信息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使用者的安全。
鉛當量是衡量射線防護材料防護能力的國際通用標準單位。
定義:它指的是在相同條件下,某種特定材質的厚度對射線的衰減能力與多厚的純鉛板的衰減能力相同。簡單理解:它不是指材料里真的含有那么厚的鉛,而是一個防護效果的“等價”指標。例如,一件標注為0.5mmPb的無鉛防護服,意味著它的防護效果相當于0.5毫米厚的純鉛板。
關鍵點:鉛當量越高,防護能力越強,但通常設備的重量也會更重。
鉛當量的選擇取決于您所接觸的射線類型、能量(kV值)和操作場景。以下是常見的等級及其適用情況:
.?0.35mmPb?- 標準/通用防護、適用場景: 診斷放射科:大部分常規X射線攝影(如胸片、四肢、脊柱攝影)。牙科X光(口內、全景)。 乳腺鉬靶檢查(通常有專用防護,但此等級也屬常見)。 對于散射輻射較弱的CT操作。
特點:這是最常用的等級,在防護性和重量之間取得了良好平衡,適合日常頻繁使用。
. 0.50mmPb - 高防護 適用場景: 介入放射學/導管室:如心血管造影、神經介入、腫瘤介入等。這些操作射線劑量高,醫生需要長時間在床邊工作。 CT引導下的穿刺/介入手術。 骨科手術室(特別是在使用C臂機進行長時間透視時)。靠近放射源工作的放射治療科工作人員(如擺位時)。
特點:為高劑量、長時間暴露的工作人員提供更高級別的保護。重量明顯重于0.35mmPb的產品。
?0.25mmPb:輕量/基礎防護。適用于散射輻射非常弱的場景,或對靈活性要求極高、暴露時間極短的操作。也常用于防護眼鏡等小部件。
?≥ 0.75mmPb / 1.00mmPb:超高防護。主要用于放射治療(放療)等高能射線環境,或防護主射線束的固定屏蔽(如防護墻、鉛玻璃)。
產品標簽是初始保障。定期(建議每年一次)由有資質的機構對防護服進行熒光透視檢測,檢查是否有開裂、變形或防護性能下降,這才是確保長期安全的關鍵。